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,完全是后天形成的。作为一种符号系统,是由人们约定俗成的用以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。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多种,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。小儿首先发展的是口头语言,随年龄的增长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,才逐渐发展起来书面语言。
实验证实,每个“音素”(最小的语音单位)都有相应的听皮层神经细胞群负责,随年龄的增加形成新音素神经细胞群的能力相应下降。在鸣禽中的实验发现,白冠雀在5-30日龄时,只要听到双亲的鸣叫就会学会这种鸣叫;如错过这个时期,则再也学不会白冠雀特有的叫声了。将幼小的灰雀置于金丝雀的孵育下,其叫声和金丝雀完全相同,而对灰雀的叫声不予理睬。儿童听力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0-2岁,这时儿童学习口语最快、最巩固,容易获得口头言语的能力。如果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,以后很难再学会说话。例如,印度狼孩,约四、五岁时被从狼窝带回,虽经多年的训练,直到十五、六岁死去时仍没有学会说话,智力仅相当于4、5岁的儿童。1976年在非洲中部森林发现一个猴子生活在一起的男孩,和猴子一样攀爬灵活,但不会说话。1983年在辽宁省发现的已经和猪崽共同生活七、八年的女孩,完全是猪的行为,经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家了长达十几年的精心教育和培养,虽然生活能力得到发展,但其语言、算术和推断能力很低,终生是智残人。因此生后早期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至关重要。而一些先天性耳聋的孩子,只要在2岁特别是1岁前被发现并给予及时的干预训练,完全可以做到聋而不哑,发展出完全正常的语言能力。
口头语言能力大致可分为感受和表达两种能力。研究发现,小儿的语言感觉区比语言运动区发育要早6个月,孩子出生就具备接受语言的能力,所以要早和婴儿进行语言交流。父母的一切都在影响着孩子,孩子刚出生后就应该和他说话,提供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刺激。美国专家的建议是从孩子一出生起就为儿童朗读,这个阶段的目的自然不是让孩子听懂所读的内容,而是让孩子熟悉父母声音。小儿在3、4个月之前语言感觉区已经发育,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这时都要更多和小儿接触,多说话,让孩子感受不同人的声音。孩子在5、6个月时虽然不会说话,仅仅在那里“咿呀”发声,但已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话如“妈妈在哪里?”孩子就会转头寻找妈妈。这时父母应进一步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的语音刺激,以丰富的表情和话语和孩子交流,可以和孩子做各种发声的游戏,如玩鸭子游戏时 发“嘎嘎”声,玩小狗游戏时发“汪汪”声等,并尽量让小儿模仿发单音节的声音。美国专家建议,在6 个月—1岁时,可以给孩子读简单的图画书,教孩子认识画面中的物体和名称;到1岁左右,孩子的语言辨别力和理解力已有明显的发展,已能听懂许多话,并开始模仿学单音节词,能够有意识地叫“爸爸”“妈妈”,开始进入语言习得时期。此时家长更要经常和小儿对话。让小儿模仿发音,发音清晰、准确、简单,并时时让小儿注意自己的口型。此时小儿发音还有些含混不清,家长要有耐心。在教小儿简单话语的同时,让小儿注意分辨讲话的语气和声调:严厉的、和蔼的、高兴的等。给小儿唱简单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儿歌,继续和小儿一起看图画书,让小儿模仿其中的人物或物品的名词如“爸爸”、“妈妈”、“铃铛”等发音。到1岁半到2岁,则进入了简单句阶段,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每做一件事都尽量用词语来表达,然后再让小儿说出人或物的名称。多带小儿到外边玩,随时教小儿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的名称,不停地喊着小儿的名字,问他“这是什么?”,反复强化使之记住,让小儿认识上面的常见事物。多给小儿一些图片、画册,进一步扩大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词汇量。当小儿用手势或动作表达自己的要求时,鼓励小儿尽量用语言来表达,例如用简单的词“吃、喝、要、拿、走”等。2~3岁就进入了复合句的初始阶段,父母榜样是十分重要的。父母说话的用词、语气、表达方式、情感都会在孩子的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。要尽可能用清晰、准确的语言和孩子说话,尽可能创造机会扩大孩子的语言环境,让孩子和其他成人以及小朋友进行语言交流。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小儿交谈,教小儿说自己和别人的名字,和其他小儿玩时学会用名字称呼小朋友,通过日常生活进一步让小儿区分你、我、他等代词的意思,通过游戏让小儿逐渐理解并说出前后、左右、上下、里外等位置概念。开始教小儿较复杂的句子,例如“爸爸今天上班去”、“我肚肚饿了要吃东西”等。不断地教小儿易懂的儿歌,给小儿讲简单的故事;可开始让小儿背简单的诗句。在讲到日常用品的名称同时,开始讲解它们的用途,例如“杯子是干什么用的?”、“帽子是干什么用的?”等;为小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画书,不但教小儿认识画书的事物,而且讲解它们的用途和联系。小儿3岁以后已能够说完整的句子,进入了语言比较丰富和系统的阶段,这时是形成孩子良好语言习惯、阅读习惯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。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和集体生活的开始,人际交往明显增多,语言活动日益活跃,儿童的词汇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,反映母语特质的语言体系逐渐形成。婴儿在发展口头语言能力的同时,随着认知能力的逐步提高,书面语言的能力也开始形成。
总之,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壳,是人智力的要内容之一。因此,儿童语言的习得和早期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,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幸福。广大家长应该重视这个问题,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、优良的语言环境。 |